开云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阜新彰武生态修复工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开云真人
最新公告:
山东缘顺装饰开云真人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第一 技术先进!
最新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联系我们  
13356668775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东河村11号3楼301
邮箱:
631469910@qq.com
电话:
13356668775
传真:
13356668775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阜新彰武生态修复工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添加时间:2024-12-08 10:16:00

  日前,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电视片《大开云真人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该片曾于2023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央视纪录频道(CCT-9)重磅首播,引发全国收视热潮。获奖消息传来,彰武治沙的故事和精神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阜新彰武生态修复工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图1)

  “这是一座矗立在茫茫大漠上的英雄群像——他们用70年的坚守,70年的前赴后继,践行‘愿以白发换绿洲’的大漠初心……”

  沿着时间线,《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将观众带回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彰武。

  隶属于辽宁省阜新市的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部,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之间的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国家一级生态敏感带,是辽宁省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前,全县96%土地面积属于沙区,被称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

  新中国成立后,以全国第一个固沙造林科研机构为标志和载体,一代代彰武人民科学治沙70年,以党旗引领、科技支撑、全民参与、接力奋斗的姿态,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创造出沙地变林海的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与弘扬治沙精神,走上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硬是把昔日的“重灾区”变成“三北”绿色长城的重点区,变成辽宁中部城市群乃至京津冀的“挡沙墙”“碳汇库”。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基于多源卫星遥感和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沈阳都市圈2021-2023年大气降尘量较2005-2020年降低了32.0%,气溶胶光学厚度较2005-2015年降低了19.4%。彰武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尤其是近两年阜新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及“水润阜新”行动的实施,促使彰武植被覆盖明显增加,对降低沈阳都市圈大气降尘量,提升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1949年春天,在刚刚获得解放的辽西省彰武县第五区杏山村,村民王殿臣就在党组织的支持下带领村民栽下了新中国第一片防沙林。

  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防风固沙科研机构——辽西省林业试验站(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前身)设在了风沙最严重的彰武县章古台镇。

  1953年,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一路走来的人刘斌,举家搬到了“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章古台,任辽西省固沙造林试验站的第一任主任,开启了他26年的固沙造林生涯。同年,辽西省林业干部学校出现在章古台;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试验站也设在了章古台。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刘斌为代表的第一代彰武治沙人,肩负着共和国防沙治沙的决心和使命,打响了一场持续了数十年,扼住科尔沁沙地南侵的“阻击战”。他们探索出“以灌木固沙为主,机械沙障为辅,前挡后拉,顺风推进,分批治理”的综合治沙方法,填补了我国灌木治沙史的空白;又将原本在寒温带的野生树种——樟子松,硬生生南移8个纬度,开创了樟子松引种治沙的先河,并推广到榆林、塞罕坝等“三北”地区14个省区。

  改革开放后,彰武防沙治沙工作迎来又一个新高潮,在固沙造林基础上,研究探索林果草多种复合的风沙地现代农业模式,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成功经验。彰武大地又先后涌现出“治沙书记”董福财、自发造林的老党员侯贵、以马为伴坚守山林近40年的护林员李东魁、攻克“一虫一病”保住千万亩樟子松的原固沙所所长宋晓东等一大批治沙英模。

  进入新时代,彰武治沙也跨进了历史新阶段,打响了新时代科学治沙的“攻坚战”。

  彰武县委、县政府探索出“4+2+2”的科学治沙新模式,由此,全县的砂工业、沙农业、沙文旅、沙健康蓬勃发展,走上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绿富同兴”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

  以树挡沙——五年来,全县完成国土绿化治沙造林工程总面积50.262万亩,累计栽植树木总株数约4933万株(包含补植补造)。截至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46.36万亩。

  以草固沙——从2018年开始,启动实施百万亩草原生态恢复工程,最终形成150万亩乔灌草相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相叠加的生态治理区,在彰武北部筑起一道“百万亩草原生态带”绿色屏障。

  以水含沙——2019年启动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一是将旱田改造为“稻田湿地”,实现夏秋季水面覆盖、春冬季留茬固沙,有效改善耕地沙化问题;二是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强化防洪能力,减少沿岸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减少河水中的泥沙含量。

  以光锁沙——按照防风治沙、土壤修复、光伏发电、粮食生产及产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方针,创新打造光伏治沙模式,构建“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体系。

  2项改良、2项保护——推动“以肥改沙”和“以调减沙”;加强“以养退沙”和“依法治沙”。

  如今,彰武全县的沙化土地占比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96%降至36.56%,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3.4米/秒降至1.9米/秒,扬沙天气由1953年的43天减少到近10年的平均5天;粮食产量由不足2亿斤增至20亿斤以上。

  2023年6月,习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全力打好科尔开云真人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

  2023年8月,全国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片区推进会议和全省防沙治沙大会在彰武召开。在国家、省、市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下,彰武紧盯域内现有199.66万亩沙化土地,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彰武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2023-2030年)》,构建“4+6+24+184”作战机制(即以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4大战区,农业、水利、林草、文旅、工业、科研团队6个参谋部,24个乡镇作战连,184个行政村攻坚班)。立足全县沙化土地分布现状和沙化程度,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精准治理,谋划了“一带两区全域网”攻坚格局:

  以彰武县北部9个乡镇为重点,打造长171千米的省级科尔沁沙地南缘系统治理示范带;以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为中心,打造直线公里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示范区;在完成1.8万亩稻田湿地基础上,实施柳河彰武县段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同步推进幸福河湖产业带建设和两岸城市配套开发,最终实现“留住水、含住沙、保良田、护生态”的治理目标,打造柳河沿河沙地综合治理示范区;坚持“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因缺设防”总原则,按照“修、建、找”的工作思路,打造全域农田防护林网。

  截至目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首战告捷。全县已跨年度完成沙化土地治理63.959万亩(占199.6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的32%)。其中,沙化林草地治理24.559万亩,沙化耕地治理39.4万亩。

  今天的彰武,正在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路上砥砺奋进。明天的彰武,必将再创新时代科学治沙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