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东河村11号3楼301
- 邮箱:
- 631469910@qq.com
- 电话:
- 13356668775
- 传真:
- 13356668775
隆冬时节,行走在平凉城的公园、街道等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这些植物在寒冷的冬季里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推进,远处的山峦也变得更加绿意盎然,那些曾经的岩石和荒地,如今已被茂密的林木所覆盖。这些树木在冬季虽然枝叶凋零,但它们的根系深入土壤,为来年的生长做好了准备。
在这片绿色的梦想中,平凉市关山林业管理局下属国有麻庵林场的森林管护人员张遂文是见证者之一。他从小就生活在平凉,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蜕变。
“小时候北山光秃秃的一片,但近几年山越来越绿了,空气越来越好了,天也越来越蓝了,这是一代又一代林业人接力奋斗的成果。”回想起过去的荒山秃岭,张遂文感慨万分。如今,他作为护林员,每天都在照料着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从18岁走进关山,踏上巡山护林之路,已经过去了33年,看着这些树木一天天长大,他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我市坚持科学谋划,最大化拓展绿化空间,积极应用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成果,向林地挖潜问效,加大地边、林边、沟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和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见缝插绿,破硬还绿,增绿造景。科学编制作业设计,精准安排造林用地,2023年造林绿化20.31万亩全部落地上图入库,通过国家、省上审核。
城乡绿化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另一个亮点。通过将城乡绿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我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绿化。在乡村,农民们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植树木,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些绿化行动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
崆峒区崆峒镇西沟村经过绿化打造后,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全市完成城镇绿化452亩,乡村绿化20.31万亩,创建生态园林式单位、小区120个,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59平方米,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9个、省级乡村绿化示范村7个,崇信县林业和草原局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人获得全国绿化奖章。
我市积极优化造林模式,打造示范典型工程。遵循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采取针阔混交、乔灌搭配、生态经济结合的模式,因地制宜栽植常绿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树种和碳汇能力强的树种,构建混交复层异龄的林分结构,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市打造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城镇面山绿化、林旅融合、乡村绿化治理和绿色通道建设“五个一”科学绿化示范典型55处。
我市在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得益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到民间,从专业人员到普通市民,每个人都为这片土地的绿色梦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义务植树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春秋两季,我市都会组织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志愿者李兰琴是一名退休教师,自从退休后就开始投身于生态环保事业。她不仅自己带头种树、捡垃圾,还组织自己的老同事、街坊好友成为志愿者,定期到公园、河边进行清扫和植树。
在我市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工人、在校学生、普通市民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李兰琴说,“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家园出一份力。”这些志愿者们成为推动平凉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与专业人员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了绿化工程的实施。
2023年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发布2023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认定结果公示公告,甘肃省7家森林康养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崇信县华夏古槐王景区榜上有名。
古树名木是绿色的“活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也是一个城市的生态名片。
我市严格执行《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全面完成古树名木资源外业普查。全市共有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3.5万株。通过建立古树名木智能管理平台,科学设计古树名木二维码和标识牌,我市对古树名木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我市还全面落实“四个一”造林技术措施,确保造林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造林期间实行每日统计、每周调度的管理方式,严格把控造林质量。同时,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
如今,绿色不仅成为平凉市的底色,更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和名片。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绿色将成为这里的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