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东河村11号3楼301
- 邮箱:
- 631469910@qq.com
- 电话:
- 13356668775
- 传真:
- 13356668775
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右岸,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工地施工犹如在大地上雕琢行走的诗篇,隧洞外寒气逼人,隧洞内建设者挥汗如雨,掘进施工不断向前延伸。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机械设备不断向智能化转变。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全长5085米,隧洞采用钻爆法开挖。在施工现场,不时传来机械的轰鸣声,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自动定位,精确钻孔,开挖施工紧张有序。面对大埋深、大洞径及复杂地质条件,建管三部工程处处长蔡连利说,他们在施工中全面推进智能建造,大力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施工措施,超额完成了“百日大干”劳动竞赛目标任务。
除此之外,隧洞施工采用集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衬砌台车,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精准控制混凝土衬砌质量与厚度,提高了隧洞施工的科技含量与安全性能。
针对洞内施工可能遭遇到的掌子面塌方、突泥涌水和有毒有害气体问题,施工单位严格“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观测”施工方案,完善通风排气设施,布置气体监测报警系统,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置各类防护设备,多次组织开展防汛、消防、突泥涌水等应急抢险演练。
智能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施工单位中国水电五局引江补汉工程项目部在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构建了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以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将实体工程与虚拟模型紧密结合,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及精细化管理,有力推动了“智能化工地”建设进程。
从隧洞出来,抬头望去,一座集高效、环保于一体的全封装拌和站映入眼帘。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座现代化的拌和站实现了从原材料存储到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的封闭管理,不仅有效降低噪音、粉尘污染,还配套了砂石骨料筛分系统,确保工程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完美践行了“绿色工地”的建设理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